2018年10月18日上午,“全國電工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屆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暨2018第三十七屆電磁測量技術、標準、產品國際研討及展會”在煙臺召開。本次會議由全國電工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濟南晶恒電子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電磁測量信息處理儀器分會、哈爾濱金河電測與儀表雜志出版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電網公司、計量檢測機構、科研院
一種新材料和一項新技術可讓電子設備不傷眼、超省電,持續使用幾周無需充電。吉林大學張曉安科研團隊開發出的全新高分子電致變色材料讓電子信息及圖像被靜態閱讀時,長時間不耗電,只有在翻頁即信息切換時才略微耗電。9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材料》雜志刊登了該研究成果。目前,當代主流顯示技術(液晶、LED等)須持續給電,才能維持圖像和文字信息,不僅耗電多,且強光直射人眼視網膜,比較傷眼?,F有電致變色材料和技
近年來,世界各國為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日益重視發展清潔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世界能源發展呈現出清潔化、低碳化、高效化的趨勢。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描繪了我國能源事業的發展藍圖,以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為標志,以再電氣化為根本路徑的新一輪能源革命,正在深入發展。國家電網公司積極適應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新形勢的必然要求,在公司2018年工
6月27日,中國移動、南方電網、華為聯合發布了《5G助力智能電網應用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國移動簡勤副總裁、南方電網陳允鵬副總經理、華為中國區董明副總裁等領導出席白皮書發布儀式。白皮書指出,智能電網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等特征,應用數字信息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實現從發電到用電所有環節信息的雙向交流,系統地優化電力的生產、輸送和使用。5G可以更好地滿足電網業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靈
對我們來說,現在電網的智能化實際上是第二次智能化。第一次智能化是1970年到1980年初這樣一段時間,那個時期電網大停電事故頻繁地出現,以紐約大停電為代表,所以當時的美國政府就要求電力公司必須使用計算機,于是在電力系統里面,在大型發電廠超高壓輸電線路上裝了2TU,把一些數據送到調度中心,調度中心開發了能量管理系統進行電網的安全分析和優化。當時沒有向配電網發展,也就是110千伏以下的電網,現在城市里